1.《Dreamstride》的工作经历
个人认为我的工作经历还算简单,本科毕业后去了国家市场监管局,后面又去了500强外企,到创业,如今,2024年,我28了,本该安稳成家的年纪,如今却还是一人前行,从助理到项目经理到创业者再到学生身份的转变,结论就是变化是唯一不会变化的东西,这也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常态。
2.怎么看待随时有可能“变动”的工作?
可能,在我们的人生中,工作占据着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实际上该怎么定义一份成功的工作?我的理解是带不走的是业绩,带得走的是能力;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当我们离职的那一刻,可能也会意识到,过去那些为了工作而忙碌和纠结的日子,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离开公司后,除了自身的能力,我们也几乎什么都无法带走。所以,多次的职场锻造经历让我感触颇深,工作的重点不是对公司负责,而是对自己负责。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的本质都是与公司进行价值交换。
l 愿意主动出击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是被需要的。
这么大几年的工作曲线给我的经验就是领域的精通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固然重要,但是脱颖而出却需要“主动出击”的人。事实上,职场中,积极学习,积极做事,积极成长,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往往在职场中更吃香和认可。正应了领导们的老生常谈,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当下也是,积极主动的人自带光芒,积极主动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是被需要的。
l 别谈什么感情,能力才是刚需。
换了工作之后还能保持联系的前同事实际上只是会越来越少,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挺冰冷残酷的,不要以为大家在一起时候的说说笑笑,没有所谓的工作纽带,你们什么交集也不会有。别跟同事谈感情,更别跟公司谈感情,在任何一份关系中,你能提供的能力才体现你的价值,能力才是刚需,感情是装饰。
l 关注工作中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你可能并不完全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或许你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不感兴趣。你可以多关注自己喜欢的工作内容,多和相处愉快的同事交流,利用工作机会实现个人成长。你会发现,工作其实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在当前形势下,很多公司都在努力生存,既然我们还有工作,就先继续做下去吧。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就改变自己和看待问题的角度。
3. “当前所做与所为”塑造“未来可能与能力”
我对职场或职业的理解颇为直接: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如何进行”,将决定你“未来能够做什么以及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这涉及到四个核心问题:
首先,“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什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分工日益精细化,许多岗位的工作变得单调乏味,缺乏挑战性,这导致许多人感到工作无趣、缺乏意义和成就感。然而,每一份工作都是社会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工作的社会价值所在。
其次,“如何进行工作”,这关乎我们的工作态度、方法和效率。你是否在工作中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并打造出能获得他人认可的个人品牌?工作的本质是用劳动时间换取报酬,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交换”层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尝试提升时间的价值属性,让工作过程也具有投资自己的意义,这样,你现在所经历的,正是在为未来的职业提升和赛道转换做准备。
第三,“未来可以做什么”,这要求我们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准备。即使不选择创业,也应有创业者的思维和能力储备。在当今时代,没有哪份工作能保证平稳地持续一生。因此,我们需要“敢于设想”,勇于向上、向外、向内和左右看,利用职业选择金字塔洞察转型的最佳时机。只有多思考、提前规划,才能应对时代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敢于行动”,找到自己的“内在支撑点”,展现自己的“外在卖点”;我们需要“做对”、“做稳”、“做强”,培养“价值交付”思维,积极分享和反馈,无论是向上、横向还是向下交付。
最后,“能否胜任”,你现在的思考和行动,可能决定了无论你是主动求变还是被动应变,你能否在职场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最后,我想说:
在我的认知范围内,现如今的年轻人似乎比职场老手更能看透工作的本质,有些人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平和心态,随遇而安的工作方式。我们不评价这种选择,但有时候看到他们在工作中浪费时间,我会想,如果他们能花时间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是否会更有益?
当然,我们也必须接受,工作的本质并不总是“纯粹”,办公室政治和职场潜规则确实存在。然而,换个角度看,工作其实是最好的修炼场!在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方面,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不仅有资源支持,还有薪水保障,使我们能够实践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想,是不是瞬间就对工作充满动力了呢?
谢谢你看完了《Dreamstride》关于工作的思考,我认为在工作中脱颖而出的方法就是,成为自己,提升能力,提供价值,永远积极主动,记住,“现在干的是什么,怎么干的”,决定了你“将来可以干什么,能不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