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

最近想谈一个关于「快乐事业」的概念,合适的年纪是该退休?还是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并且可以帮助到别人并获取报酬的事情。带着这个发问,问别人,也问自己,那我们到底该如何找到这件事情?我想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有些人平日工作确实已经够忙了,回到家就很累,并且周末还要被小孩占掉所有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好好思考。身边好多朋友都是按照前辈,父母辈的建议和规划选择科系,职业,从来没有好好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一时也不知道从何想起。或许,大家共同的想法,就是觉得人生被卡住了。

其实我又何尝不是?今天我想分享一本书《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设计出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关于这本书,我想先举几个《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的主人翁故事。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到我们方向性的参考,也与设计关于我们被卡住的想法。

故事一:艾伦喜欢搜集石头,平常就热衷于把战利品依照大小、形状、种类、颜色分门别类。他从小就不知道长大要干嘛,所以大学就很自然地选了地质系。但但当他过完快乐的大学四年后,他发觉自己对地质学家的工作不太感兴趣。事实上,他并不想知道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也对所谓的调查、环保工作、写报告等都没有兴趣。有的时候,父母花了那么多钱,拿了个地质文凭,确有做着不相干的工作,然而,这不是我们大多数孩子的真实写照吗?

事实上,我们也应该摒弃这种观念,大学念什么,以后就得做什么。根据统计,有四分之三的大学毕业生后来做的工作,都和自己的主修专业毫无关系。当然,我就是其中之一。

本科读的计算机,研究生读的电子,现在又在研究人机,可我确喜欢诗人文学艺术创作。

故事二:人生胜利组珍妮的故事,念了顶尖法学院,进入了专打打官司的知名事务所。

作为靠着典型意志力发愤图强,在学业,事业,婚姻等人生的一切,几乎是想要什么有什么,堪称成功的典范。但是,下班后,独自在阳台流泪的场面谁有知晓,可能我深有感触,因为别人以为的快乐真的不只是快乐。哦,事实上,我也是非常感同身受,可能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人生中缺了什么?得到世俗的成功和快乐真的只是快乐吗?

但事实上是,这条康庄大道不适合所有人,快乐的人生应该是自己设计出来的。

故事三:唐纳的事迹

唐纳作为典型脚踏实地的代表,赚钱,起床、上班、缴帐单、回家、睡觉。隔天早上起床、上班、缴帐单、回家、睡觉,就这样日复一日。似乎,这就是他的标签,当他问到自己「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难道这就是我要过的人生吗?」

他的心里或许已经默认了::一切都太迟了,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想做什么改变都来不及了。但事实上是,设计你热爱的人生,永远都不嫌晚。我身边的大佬就是这样,50多岁的成功人士,依然有着年轻化的心态。当然,光是在美国,在44 岁到70 岁之间,有超过三千一百万人渴望拥有安稳,这或许也是是能带来人生意义、不间断的收入,还能造福社会的工作。就作者的统计,每个人平均可以拥有3.4段人生。

So,我们的人生该怎么设计?

关于我的人生,我也不断试错,纠错。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是我的第一段正式工作履历,后面500强synnex是我的第二段人生,在后来,选择创业,出国留学,到现在出和朋友自媒体,一起出版书籍,是我现在的一段人生。

我们再来说说《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的两位作者,其中一位Bill Burnett是斯坦福大学「生命设计实验室」的教授和执行主任。也是他设计出了苹果第一代笔电超耐用的转轴。

另一位Dave Evans也在苹果待过,他负责的是产品行销。后来和他老板离开苹果,一起创办了美商艺电,这公司有在打电动的一定超熟。之后他觉得自己很喜欢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活出最棒的人生。

他们两位2007 年在斯坦福大学开了一堂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就叫做〈Designing Your Life〉「设计你的生命」。两位都是产品设计的专家,都很擅长使用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这个方法论,来解决一些棘手的陌生问题。不论是曲线无懈可击的法拉利,还是超轻薄的MacBook Air,一个好的设计,会让人第一眼就觉得:「就是它了」。确实,好的设计就是有一种独特的样貌,让人打从心底觉得美。而经过妥善设计的人生,也会给人这种特别的感觉。

这样的人生,不会是行尸走肉、无限重复的,而是不断带来新生命,永远具备创意与生产力。而我也是如此,我无法预测,明年人在哪里,在做什么。两位教作为顶级设计大师,从产品设计,到最后,最好的案例莫过于自己的人生设计吧。

So,他们帮助大学生找到刚毕业的人生盲点,去找到人生的积极意义,给他们梳理了一套方法论。也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我也很幸运有机会和它相识。

心理学家称之为「失功能信念」(dysfunctional beliefs)。这是会让人卡住的罪魁祸首,它会让你丧失前进的动力。所以在开始设计自己的人生前,一定要想办法找出无效问题,并且加以破除,这个过程叫做「重拟问题」(reframing)。除了前面讲的无效问题,其实还有一个最常见的,我们超常被励志书或演讲灌输的「失功能信念」 :言外之意,你需要找到自己做事的热情,并顺从你的热情,才能够成功。OMG,顺从自己的热情,太难了。很糟糕,因为研究报告指出,十二岁至二十六岁之间的年轻人,只有20% 的人清楚知道自己想朝什么方向发展、人生想干什么,以及理由。但实际上,不论什么年纪,八成的人不太晓得自己对什么有热情。So,职业测试也只是小小参考,我们必须承认,培养热情 需要时间去尝试,我就是典型的例子。喜欢到热情到精通是需要过程的,热情是良好生命设计带来的结果,而不是源头。

OK,关于几个失信功能,我在说下,大学念什么,出社会就应该做什么;功成名就就能够过上快乐的人生;自己已经太老了,来不及发展人生的第二春了。

Nonono,从现在开始,去找到自己的热情,重新设计自己的思考框架,拆解成多个步骤。

设计自己生命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自己从哪里出发,弄清楚并且接受自己的起点。比如,要设计一个运动目标和课程表,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评估我的身体现况。OK,比如去年,我直接一次干168公里的越野,实际上是徒步,那是因为我知道我自己的能力边界,所以,设计自己的人生也是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搞清楚自己目前处在什么位置,订出来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才会是合理的。你可以给自己制定邮箱,比如,我的邮箱就是健康,爱&成长,职业,财富,游戏等。你可以把它想成人类的油箱,如果你要在人生这条路上前进,油箱的指标都要兼顾。

这里的顺序也是有学问的,健康放在最底下,代表它最重要,是一切的基础。健康包括了身、心、灵3 个部分。身体健康最好理解,心理健康也包含了情绪健康,很重要。

灵性的健康感觉很虚无飘渺,但我觉得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来判断,你有感觉生命少了些什么吗?还是觉得已经相当圆满了?如果感觉越圆满,那灵性健康的分数就越高。

再来是爱,爱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付出爱,另一个是接受爱,两种同样重要。而付出和接受爱的对象,最重要的当然是最亲密的家人,亦或就是好朋友,宠物也可以。

甚至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品或大自然,也都可以是爱的对象。这个我好像是有缺陷的~当然还有游戏,这点是最启发我的一点,作者定义的游戏是光去做就会感到乐趣的事情。

但重点来了喔,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单纯为了乐趣,而不是为了报酬或达到某些成就。工作这个领域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作者要我们列出「工作」的所有方式,然后评估整体的工作情况,收入好不好,会不会太累,喜不喜欢等等。记得请把家庭主妇或是主夫,以及照顾父母、义工这些事情也考虑进去喔!我认为全职妈妈的工作时间、压力、还有价值,绝对不输出外赚钱的爸爸喔。

画出来之后,就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些领域多下工夫,那些领域持续进行就好。弄清楚此时此刻自己人在哪里之后,接下来就是找到前进的方向了。

步骤二:打造人生的罗盘

每个人都一定要有自己的人生罗盘,请不要再用别人的罗盘在过自己的人生。所谓的成功人士或偶像罗盘,虽然是社会约定俗称的「成功罗盘」,但你如果不加思考直接拿来用,或许不能带给你正向的输出。作者说,打造人生罗盘需要两样材料:「工作观」和「人生观」。

So,首先要找出工作在你心目中的意义,你为什么要工作?什么工作才算好工作?人生观就是你对世界的看法,你认为世界是如何运行的?人生的价值来自何方?是名利和个人成就吗?

你的人生和家人、社区、地球上其他的人有什么关联?然后就是那个大反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工作观」和「人生观」会随着年纪和人生不同阶段会有所改变。人生罗盘这个东西太玄乎,就像《海贼王》里面的纪录指针一样,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会有变动。但只要有持续思考这些问题,自己的人生愿景就会越来越清晰。或许我就是目前的处境,它会像灯塔一样在前面指引我的方向,让我不会在伟大的航道上鬼打墙。

步骤三:找到自己的基本设定

弄清楚自己的起点,准备好自己的罗盘,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之后,接下来就是厘清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最近很流行的MBTI 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我测出来一直都是INTJ。

具体的人格特性,请自行百度,不过我确实很符合这种特性,很神奇。好在我用来了21-28这7年的第一段生涯去试错,OK,我的时光机器还算不太离谱。

所以敲黑板,

1. 请找出自己工作时进入心流的时候在做什么,有哪些事情,你做的时候是完全投入、心中清楚明白: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做起来全然的镇定和祥和、感觉时间一下就过去了。

2. 追踪做某件事情时精力充沛的程度,有哪些事情你做完可能身体劳累,但内心感到法喜充满。

3.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能让你进入心流,做完又感觉精力充沛,问问自己为什么,并且详细写下来。

写了一阵子之后,你大概就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事情有个底,可以进行到下一步了。OK,现在,我正在尝试这么去干。

步骤四:发挥想像力,画下心智图

心智,这个词,最初带我认知这个词的时候,在2019年,那个时候,有幸跟着国土局的局长创业,带我上进入商业领域,去拿融资,接触到了很多企业家,那个时候知道,原来发心,心智的真正含义。OK,当然,这里的心智图不需要有逻辑,只要先选定一个主题,接下来就是天马行空随便联想,从一个词带出另一个词。重点是要快,最好在3 到5 分钟之内就完成。把最外圈的文字整合起来,找到你认为最可能去做的。最后落实到奥德赛计划。

步骤五:奥德赛计计划

真实的人生不只有一个最好的选择,而是有无限种超棒的选择,作者要大家想出3 个就好:

人生一:你目前做的事。跟你心中想过的事情有关,可能是目前的延伸,或是已经想做一阵子的点子

人生二:万一事情生变,像是AI 把你的人生一取代掉,你会做的事情

人生三:如果钱和面子都不是问题,你会做的事情或想过的人生

每个版本都要包括:

一条时间轴,和事业无关的个人生活都要放上去,并替每一个计划取名字,增加仪式感。写下那个计划要解决的问题,最好写下两三个你对这个计画有什么疑虑,或者是还不确定的地方。

在仪表板上评估几件事: a. 资源(包括时间、钱、技能、人脉) b. 喜欢程度c. 自信程度d. 跟人生观和工作观的一致性。

但是在正式行动之前,你还要再做以下的步骤六,增加你的成功机率。

步骤六:打造原型

打造原型原型的英文叫做prototype,设计师在实际生出最终产品前,一定会做出很多版本的原型,目的是测试计划行不行得通。之前《超级专案管理》的文章中讲到的,大型建筑的模型,还有电影的分镜图都算是原型的一种。人生的设计更需要谨慎行事。在做任何大决定之前,展开你的奥德赛计划,一定要先打造原型,可以分成两个步骤。

第一叫做原型访谈,就是去访问正在从事你想做的职业,或过你想过的人生的那些人啦!想开咖啡厅,就找一间你心目中理想的咖啡厅,想办法和老板混熟,然后听听他对这个职业或人生最真实的想法。当然也不能只是闲聊,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把这个行业的酸甜苦辣,要具备的技能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一五一十地给问出来。

接下来就是第二步:原型体验。讲白话,就是试水温啦!问问老板有没有兼差的机会,或者干脆做一阵子白工,像白昆禾一开始就是这样在台客导演身边学习,一路走到现在。好,假设这个工作你已经问了许多前辈,综合他们的分享以及你实际跳下去做一阵子后,你觉得这真的是你要的,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

步骤七:组建团队,持续行动

只要是有参与在你人生设计大业的人,都算是团队的一份子。最重要的当然是亲友团,尤其是家人,虽然他们不一定很密切的参与你设计的过程,但是你做的每个决定都会影响到他们。

再来是你的生命设计小组,顶多三到五人就好。他们都看过《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这本书,也能和你一起发想彼此的奥德赛计划,并且能够全心投入,为彼此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你们可以定期聚会,分享进度和检讨修正。第三是参与者,也就是你工作的同事啦。最后是你的支持者,这里的人数就不限了,他们都关心你的生活,能鼓励你走下去。不管怎样,人生这条路上一定是充满挑战的。

如果你想打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最棒的人生,那能够参考的成功案例可能不会太多。当自己受挫或失败时,一定要有个团队来支持你,让你能持续行动,直到成功为止。

以上就是《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这本书的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